众所周知,“二”这个词,是21世纪的网络用语,意思是傻、缺心眼的意思,但在他的身上,这个“二”字有了完全不同的定义。
他叫袁浪,是大竹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医生,中共党员。随着疫情的爆发牵动全国人民的心,大竹县人民医院广大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加入到抗击新冠肺炎最前沿。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他积极响应号召,主动向院党委请战并于2月3日随第二批抗击新型肺炎队伍进驻医院感染科隔离病区。就在深入一线的前两天,袁浪的父亲因右下肢骨髓炎入院,并将在2月6日进行手术治疗,这次手术成功与否,将决定了他父亲是否需要截肢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袁浪的心里也有过纠结和困惑。
袁浪家里共有三姊妹,大姐住在乡下,二姐在外面打工,父母一直跟随自己住在一起,家里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儿,妻子又在华西进修,无法照顾家里。这样一来,母亲既要照顾住院的父亲,还要照看自己的小孩。袁浪的同事和朋友都对他说:“你还是别去了吧,家里正需要你,这个时候可不能二。”朋友和同事们的好心的劝解,依然没能动摇他奔赴抗击疫情前线的决心:“我作为呼吸科医生,相对比其他科室的医生在面对这个疾病的时候可能更专业,在国家有难,竹乡百姓需要我的时候,我理应挺身而出,加入到这场战斗中去。袁浪说:“唯一遗憾的是这次父亲生病住院,作为他唯一的儿子,在最需要我的时候,却不能呆在他的身边照顾他,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,是我的不孝。”其实,袁浪的父亲并不知道自己儿子在抗疫一线,袁浪只是轻描淡写的跟父亲说了一句,现在疫情形势严峻,暂时不能回家,吃住都在科室。“这次他去一线工作的事情,并没有告诉我,只是在家跟他妈妈提起过,我也是住院第二天才知道这个事情”袁浪的父亲说。
笔者在骨科的一病区看见了袁浪的父亲,他独立躺在病床上,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照顾,他告诉我们平日里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老伴来送饭,谈起自己的病情时他总是轻描淡写的略过,只是说到自己儿子袁浪的时候眼里泛出了泪花,一直哽咽地说:“周围有的邻居都在说我儿子有点傻,但是我觉得我家袁浪一点也不傻,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,就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医生,所以我很支持他的工作,我为有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骄傲,我相信他能够很好的保护病人,也可以保护好自己,我在家里等他。”采访中,袁浪的父亲一再叮嘱我们不要将他目前的情况告诉袁浪,让他安心的工作。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,每一位逆行者的背后,都写着“舍小家,为大家”的医者情怀,他们用自己的“大爱”守护着百姓的健康。采访临近结束时,袁浪说:“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,在这次疫情面前,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身而退。”